錫將成為受未來技術影響最大的金屬,并且受錫礦品位長期下降的影響,錫供應在放緩,新的錫礦資源有待被發掘。后進的礦業公司已經在推進開發新的項目,而老的礦業公司也在努力延長礦山的壽命。近期的投資熱潮正推進這些項目走向投產。
后進的采礦商加速走向生產 阿爾法明(Alphamin)計劃于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生產的比齊(Bisie)礦山是最接近投產的項目。4月8日,阿爾法明宣布他們通過私募籌集了1,200萬美元的資金。盡管之前阿爾法明已經向投資商保證,直到比齊開始投產前能夠確保資金儲備充足,但是最近開采方式的變化已經增加了成本。去年11月宣布的從分段崩落到充填開采的轉變意味著必須在采礦之前完成更多的開發工作,因此增加了資本成本。
盡管存在這個問題,但比齊正接近全面投產,目前選礦廠已完全投產。預期比齊每年會生產9,600噸錫精礦,其是世界上最高品位的錫礦之一,初始開采年限為12.5年。 澳大利亞錫礦公司的格蘭維爾東部項目最近已經開采,并且該公司獲得了新的對礦山供應的投資。通過私募,該公司籌集了45萬美元,并可能通過股票購買計劃獲得另外的75萬美元。該公司宣布這些投資將被用于塔隆加項目的第一階段,第一階段包括34萬噸開采量的試驗礦山以及一個試驗選礦廠。總體而言,第一階段的運營估計將花費3百萬美元。
老的礦山重獲新生 玻利維亞國家礦業公司(Comibol)最終簽署了一份合同,旨在擴大科爾基里礦山的選礦廠。之前已經經歷過四輪不成功的競標,以及最新一輪成功的競標,施工合同最初是2016年發布,當時與玻利維亞齊格勒(Ziegler)公司簽訂。最新的這份為期三年的合同被授予玻利維亞建筑公司Carlos Caballero,總投資為7,200萬美元。Comibol表示,新選礦廠的日處理能力為2,000噸,目標是將科爾基里的產量翻倍。科爾基里2017年的錫產量為3,753噸,鋅產量為15,233噸。
我們的觀點: 隨著全球精錫需求未來幾年可能加速增長,礦山產量將需要大幅增加才能跟上。盡管印尼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明年可能保持穩定,但隨著采礦成本上升,緬甸的錫礦產量似乎會繼續下滑。為了彌補緬甸錫礦產量下降的缺口,需要有更多新的錫礦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