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PwC)最新發布的報告表明,今年電池金屬和關鍵礦產類企業表現好于黃金企業。
在第16版澳大利亞礦山報告中,普華永道發現澳交所上市的前50家中型企業(MT50)的組成發生了明顯變化,關鍵礦產企業市值上升幅度首次高于金礦企業。
該報告稱,雖然金礦企業仍然在MT50公司占據統治地位,其數量和市值占比分別為36%和33%,但關鍵礦產公司相應比例已經大幅上升,目前市值幾乎占MT50公司的1/3,其數量和市值占比分別為34%和31%。
“今年新加入MT50行列的7家公司中有5家為關鍵礦產類公司,而且這種趨勢將持續上升,原因是實現凈零排放所需的基礎設施對關鍵礦產的需求增長。短期內看,礦業對全球低碳經濟仍然非常重要”,普華永道稱。
報告發現,為實現全球能源轉型,滿足可再生能源生產和存儲技術以及交通電動化的需要,關鍵礦產生產和加工需要加速增長。
未來10年,電動汽車生產需要增長10倍,充電基礎設施需要增長30多倍,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需要增長3倍。
“澳大利亞有望成為新能源經濟的全球領導者。這是由于我們擁有鋰、鎳、銅、石墨、稀土和鈷等關鍵礦產資源。另外,也得益于澳大利亞有可信賴和可依靠的商品出口國的良好記錄”,該報告稱。
報告警示,在關鍵礦產市場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關鍵礦產生產商仍然面臨許多影響礦業投資者信心的傳統挑戰,包括融資困難。
“這些市場的特點是經常面臨定價不透明、供需形勢變化突然和極端的情況”,報告補充說。
“鑒于機會眾多,且不說所需投資規模和行動的緊迫性,澳大利亞各級政府、機構投資者和生產商應該協調一致,共同制定共享基礎設施方案,促進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截止到2021年6月底,MT50公司市值上升50%至創紀錄的1130億澳元。除黃金公司外,其他所有礦產類公司都較2020年中嚴重不確定時期大幅增長,PwC稱。
鐵礦石公司市值增長了178%,反映出2021年5-6月間鐵礦石價格創紀錄,不過鐵礦石價格在創出歷史高位后已經跌去一半。
但是,煤炭企業仍然是另類,價格低迷導致企業虧損,PwC稱。雖然煤炭價格后來持續上漲一直到10月份,這種趨勢只是臨時性的,未來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創紀錄的利潤和經營現金流支撐電池和關鍵礦產、金以及能源轉型金屬比如銅企業進入新增長時期。這種增長也為MT50公司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平臺,可藉此集中實施環境和社會治理(ESG)戰略,并創造長期可持續價值”,報告稱。
ESG以及關鍵礦產帶來的機遇被列為改變澳大利亞2021年礦業格局的最重大趨勢之一。其他趨勢因素還包括減少排放、轉型交易,以及稅和權利金持續貢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