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2日消息:中國的能源危機可能導致電價上漲,迫使國內金屬冶煉廠減產,并威脅到工業活動。
中國政府上周五表示,為了促進發電,政府將允許電價上漲多達20%,是目前上限的兩倍。包括金屬生產商在內的能源密集型行業的電價將不受上限限制。
放松電價控制是為了提高電力供應。由于煤炭這種主要發電原材料的供應趨緊,而且價格飆升至創紀錄水平,但是電價受到嚴格監管,意味著電力公司只能選擇減產或虧本出售。
由于電力供應緊張,今年中國一些金屬生產企業已經削減產量。電力短缺也導致一些省份實行電力配給,同時也是為了滿足降低能源強度和碳排放的目標。
電力短缺影響到了銅、鋁和鋅等金屬的生產,9月份這些金屬的產量有所下降,價格出現上漲。與此同時,由于下游企業將承擔增加的電力成本,并且可能被迫減少運營,導致對金屬的需求下降,因此金屬價格的上漲能否持續變得撲朔迷離。
分析師表示,在冶煉廠中,電費上漲風險最大的是鎳和鋅公司,因為利潤率已經很低,進一步提高成本可能會迫使減產,并引發一輪價格上漲。這兩種金屬最常用于鋼鐵生產。今年早些時候遭受電力配給打擊最嚴重的鋁產量所受到影響可能更為有限。隨著需求上升,鋁生產商利潤豐厚。冶煉廠所需的大約70%的電力是由自有發電廠提供。高盛集團上個月估計,中國近300萬噸鋁產能暫停生產。